“山东”来的转校生
共青团路小学 王瑞
小鹏,男,六年级上学从山东某小学转来。转校来的第一天,木讷、不善言辞的形象突显。脸上偶尔闪现的“不情愿”,让我明白这位转校生的最大问题——对新环境的排斥。
两天后,情况升级。这位远道而来的转校生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了一行大大的字:我要回山东!第二天亦然。周五的班会课,主题为“教师节——感恩老师”。他主动谈及自己的老师:“我最喜欢的是严老师,他是我以前学校的老师,他会在我生病的时候细心地照顾我。”谈及自己的以前的老师,小鹏不禁潸然泪下,脸上眼里满是对原先学校的不舍、怀念。
正确的心理辅导迫在眉睫!我没有着急地找其谈话,因为他排斥新的环境,也排斥新的老师,贸然的沟通只会加重他的排斥感。我约谈了他的妈妈,并向其告知了小鹏的情况。小鹏妈妈一脸复杂,表示:小鹏在原来的学校过得很好,因为父母工作调动的原因不得不转学,小鹏十分不舍原先班级的老师和同学。没想到,情况严重到对现在新的环境的排斥。小鹏妈妈也愧疚地说,因为自己也是刚到新的工作环境,最近忙于工作,忽略了小鹏的心理状态。
群体影响个人。我决定让班级的同学们去“感化”他。我给这位转校生安排了一位乐于助人的同桌。并偷偷交代班级里最活泼善言的同学一项任务:一下课就带着小鹏和其他同学玩闹。在平时的晨会上也会常常宣扬班级团结。当然,言教不如活动。在大课间时,我会拉上全班同学开展班级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或笑或闹,气氛活跃,小鹏也渐渐展露笑颜。我相信,在友善的班级氛围中,小鹏会慢慢敞开心扉,真心接纳新的同学和老师!
转校生——从接收班级以来,每年都会出现的人群。这类群体从熟悉的学校和同学,转到陌生地方。面对陌生的环境,转校生们或多或少心怀忐忑。在转校初期,转校生们存在着诸多心理问题。开学第一周,他们往往与周围格格不入,不适应新的老师,不适应新的同学。面对这样处于心理脆弱期的转校生们,如若得不到老师们的关注,得不到心理上的正确疏导,问题会愈发严重。转校生自身、家长、老师、同学在转校生适应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家校互助,共同以包容、关怀的心对待转校生们,让转校生身心均能顺利健康地转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