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校园新闻>>阅览文章

现场式学习:跨学科学习与艺术之美相遇

 

大雪时节寒冬浓,厚积薄发希望生。12月7日上午,在“大雪”到来之际,南京市共青团路小学迎来了与青海省大通县教研室、青海省大通青林乡中心学校、陕西省丹凤县第五小学、第一小学、第四小学等五所学校的“三地五校”联合教研活动,大家相聚云端,共襄“跨学科学习”主题教学盛宴。

共小本次“跨学科学习”主题教研课,由音乐徐玲君老师、语文陈静老师、美术朱彤老师联袂融合教学,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充分体现新课标视野下多学科有机融合的整合式学习课堂——《京剧趣谈》。

课堂在音乐《梨园英秀》中拉开帷幕,徐老师充分创设“现场式”的真实情境,通过唱戏歌、观戏角、知戏功等音乐学习活动,燃起了学生探究“京剧”的兴趣,为本课核心任务“体验艺术之美”作好铺垫。

接着陈老师站在语文学科的角度,围绕单元语文要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开展学习活动。学生品读着文字,在悟情想象、演绎表达中,体会京剧艺术以“简”展现出的丰富内涵、宏大画面;借助言语支架,在迁移运用中感悟到“虚实相生”“无声胜有声”中国美学的独特之处。其间,音乐徐老师适时出场带领学生在表演牵马骑马”活动中体验虚实结合的表演之趣,培养了想象能力。

最后学习《京剧趣谈》中“亮相”,同学们在美术朱老师的引领下了解脸谱的类别、色彩等美术知识,进一步领略“方寸之间有丘壑”的艺术之美;小组合作绘制脸谱,学生戴着脸谱集体“亮相”,把整堂课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氛围推向了高潮。

伴随着讲台上“亮相”的“京剧角儿”和三位授课教师完美的谢幕,在场的老师和同学们仍然意犹未尽,纷纷上台拍照打卡,中国国粹的传统美在每位同学的心中弥漫、滋长,相信对优秀传统文化探究的脚步会继续向纵深前进。

凤凰母语教师发展工作室导师丁雪飞特级怀着激动的心情,对此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丁特指出《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容,这表明,学会立足学科教学、设计并开展多学科有机融合的整合式学习活动,已成为基础教育领域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本次学习活动创设艺术体验的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在跨学科实践中,围绕学科学习,综合运用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核心知识开展“体验传统国粹艺术”任务驱动,拓宽了学科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促进了各学科有效整合。同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自信,融“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于一体,也是语文学科的承之重任。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学生充分的“践行”和广泛的“习得”中形成。我校提倡“现场式学习”,让学习发生在现场,建构起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有充分的“习得”机会,致力于核心素养的形成。共小借助本次“跨学科学习”教研活动,牵手青海大通、陕西丹凤,齐心行走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之路上,为孩子学习力的生长而教。

2610132325

撰稿:袁苑  审批:王健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