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坛互交流 助力教师共成长
——共青团路小学举办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论坛
“双减”的第一个学期,学校教学工作如何开展?开展得怎么样?作业设计有什么新的想法和突破?……1月18日,共青团路小学举办了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论坛,通过交流和总结的方式全方位作了深入而生动的解答。
本次论坛由王健副校长主持,全体教师参加。论坛由各学科“共小好作业”展示和教研组学期工作总结两部分组成。通过这次活动,教师们享受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教学盛宴。
一、“共小好作业”交流
在“双减”政策下,要想解放孩子,最关键是要解决作业设计的问题。设计好作业是实现真正提质增效的关键环节。共小教师们在探索着、实践着……
孙秋月老师代表五年级语文组展示了他们设计的作业单。她们围绕单元主题和语文要素,设计了基础性作业、发展性作业和有梯度、有深度的综合性作业。这些作业聚焦了学科核心素养,关注了学生必备知识基础的夯实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成浩铭老师展示的是四年级数学组设计的作业单。她们基于学生的知识经验,沟通新旧知识联系;基于学情,选择内容,创造性地改编练习;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分层性作业。教师们既关注到了学生视野拓展、体验探究,也关注到了学生思维发展和迁移运用能力的培养,还突出了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解决,学以致用。
英语组柴敏老师和叶君萍老师分别就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what do they do?》第1、2课时和第3、4课时的单元整体设计做出作业构想。她们把握主题,建立各语篇的关联,形成大观念。柴敏老师指出,英语作业设计要从课程的角度,对教学内容加以全面整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提高教学整体效益。叶君萍老师在英语综合作业部分设计了与数学学科相结合的跨学科作业、和手拉手结对学校学生互通英文信件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完成跨学科作业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产生学有所获的成长体验。
周云琴老师展示的是六年级第八单元语文作业单。作业单上围绕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设计了基础性练习、发展性练习和综合性练习三个部分练习题目,在多音字和看拼音写词语练习中让学生写出区分字音和字形的理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掌握知识,关注了作业的实效性。在设计综合性学习部分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以主题引领探究,以探究提升兴趣,设计了不同梯度、不同功能的层级作业,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李艺老师进行了关于六年级数学作业的教学内容、设计意图和总结三个部分的分享。设计预学作业、随堂作业和课后作业,在学校学期课程规划下统筹设计作业,精选和创编作业内容,由浅入深,适当安排对比练习,减少了重复性的无谓练习。
本次论坛的亮点是,在六位教师交流分享的间歇,王健副校长采用“放音乐传球”的方式,随机邀请教师对前面教师的分享进行点评。这种“卷入式”的论坛方式,锻炼了所有教师现场分享的能力,也提高了论坛分享的实效。
好作业展示后,王校长肯定了各个备课组认真、精心的作业设计。大家还一起观看了南京市教研室严必友主任在全区教学论坛上对共小作业研究进行点评的视频片段。严主任指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设计,要让愿望有合理的规划,有效的实施。所谓改革和设计就是旧元素的新组合,“双减”下教师要深入思考课标教材,思考学生的困难,设计出有质量的作业。
二、教研组学期工作总结
四位教研组长从教研组层面进行总结,谋求学科教学质量提升的策略。
袁苑副主任以《落实“双减”政策 提升教学品质》为主题对语文组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该总结从扎实校本研究,促进教师发展;优化常规管理,构建高效课堂;开展综合实践,积淀精神底蕴三个部分分享了成果和喜悦。语文组教师在袁主任的带领下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表示,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以及学校其他学科教师的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取得的。最后袁主任以点燃激情、成就梦想的分享给老师们注入前行的能量。
数学组组长张莹老师回顾这学期的教研组工作,付出了心血,撒下了汗水,经过了迷茫和探索,在这个岗位上和同事们共同努力着。她通过四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汇报:教学常抓不懈,规范作业要求;校本研究落到实处;作业设计紧随政策;培养教师促进成长。努力使教学活动有计划、有成效、有总结、有程序,扎实、有序地落实在每个环节。
英语组组长赵静对英语组学期工作做总结:爱岗敬业,积极进取;落实常规,优化教学。她表示,英语组始终根据学校的工作安排和要求,以追求“有效备课”、“有效上课”、“有趣活动”为目标,重视基础性工作,加强教学常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用热情和智慧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综合组王秋萍老师在交流汇报中说到,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研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基地。王老师从抓好教学常规、开展课程研讨、开展特色活动和获奖情况四个方面汇报了综合组的工作。
最后,陈锦秀校长为在教学论坛中展示“共小好作业”的优秀教师颁奖,并指出“双减”下的教师们都很忙碌,但是做到了边教学边思考,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高的起点、更美好的发展趋势。
本次会议给全体老师打了一剂强心针,为接下来的学期鼓足了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撰稿:陈培
初审:邹静
终审: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