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通知公告>>阅览文章

关于南京市第五期“个人课题”结题工作的通知

 
\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
\r\n

关于南京市第五期个人课题结题工作的通知

\r\n

\r\n

\r\n\r\n\r\n\r\n
\r\n\r\n\r\n\r\n
\r\n

各区县教科所(室)、市各直属学校、市教育科学规划第五期“个人课题”主持人:

\r\n

根据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和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制定的《“个人课题”管理办法》的规定,第五期“个人课题”结题工作将于201110月开始,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r\n

一、课题结题材料

\r\n

1.课题立项书复印件一式一份

\r\n

2.课题研究主要成果的佐证材料复印件1套(如有课题研究相关文章公开发表或获奖证书等资料请附上)

\r\n

以上1-2项材料由各校教科室留存。

\r\n

3.《课题结题申请表》一式一份

\r\n

此项材料由各区县教科室留存,市各直属学校教科室需将本表上交给市教科所。

\r\n

4.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第五期“个人课题”结题材料封面(网上提交后自动生成,打印即可)

\r\n

5.选送材料目录

\r\n

6.《课题申报表二》一份

\r\n

7.课题中期检查表

\r\n

8.课题研究报告一份

\r\n

9.课题研究的相关文章一篇(请勿将已发表文章的复印件交来,需要没有个人信息的文章)

\r\n

10.相关研究附件

\r\n

以上4-10项装订成册,上报市教科所。材料总量不超过20A4(可正反打印)。

\r\n

二、课题结题材料要求

\r\n

1.《“个人课题”结题材料封面》要求

\r\n

请准确无误地填写相关内容。研究成果简述要求:500字以内。并将参加市级课题培训的参会证原件(至少一张)粘贴在封面上。

\r\n

2.研究报告的要求

\r\n

每项课题必须提交一份课题研究报告,字数最多8千字。研究报告须结合课题研究的实际工作,从科学性、创新性、规范性及实用性等方面加以说明,并请注意研究报告的学术性。

\r\n

科学性:研究的问题真实,研究方法恰当,论证严密充分,结论合理可信。

\r\n

创新性:研究已取得的进展,成功运用新的研究方法或技术;获取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形成了新的教育成果。

\r\n

规范性:研究体系完整;研究设计与实施规范、严格;论述全面,概念明确,逻辑严密;资料可靠,引证规范。

\r\n

实用性:对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有创新性的指导意义,有一定的应用与开发前景。

\r\n

具体内容包括

\r\n

1)研究报告标题

\r\n

XXXXXXX(课题名称)研究报告

\r\n

2)课题界定

\r\n

关键词、核心语的界定清晰、准确,限定其范围,明确其含义,说明课题研究方向和角度。

\r\n

3)课题的理论(政策)依据

\r\n

围绕课题研究的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列出课题研究所依据的若干个具体的理论观点或若干项具体的政策,所依据的理论要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所选择的政策要具有时代性。

\r\n

4)问题的提出

\r\n

①研究背景:选题缘由,即阐述为什么要进行该课题研究;

\r\n

②进行充分地文献研究,把握相关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系统、全面的叙述和评论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以及新的发展趋势等。

\r\n

5)研究的目标

\r\n

概括地说明研究已达到的目的。

\r\n

6)研究主要过程(时间、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详写)

\r\n

“研究的主要过程”是课题研究的主体部分,表述要思路清晰、主线明确、重点突出,充分体现是如何运用教育研究的方法来解决教育教学实际问题,遵循教育规律进行理性思考的这一过程。可采用归纳、提炼等方法,陈述课题实际运行的情况,其中,除对研究的时间、进程等方面据实说明外,还需阐述在哪一阶段应用了哪一种研究方法,开展了什么研究,解决了“研究目标”中的哪些问题,取得了什么阶段性研究成果,存在什么不足等。

\r\n

7)研究的成果(详写)

\r\n

这是研究报告的重点,需与研究问题、目标、内容等高度相关。其一,通过课题研究获得什么启发,得出什么规律性的东西。如新观点、新认识,新的策略、新的教学模式,或者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什么效果等。用数据说话,以事实证明。其二,何时在何种刊物发表了与课题相关的文章,论文参加了何种级别的评比获得了什么等次,学生参加相关竞赛获奖情况。

\r\n

8)反思

\r\n

思考研究是否存在问题,或者下一步的研究设想。要求所找出的问题客观真实,表述简洁明确。

\r\n

9)引用或参考的文献

\r\n

引用文献资料的书写格式一般是先在引文页的页脚处用阿拉伯数字的圈码加注,然后在研究报告末尾的“参考文献”中用圈码一一对应地列出所引用的文献目录。

\r\n

参考文献的的书写方式是以阿拉伯数字为序号,然后列出作者姓名、文献名称及出处。如果文献刊载于报刊上,出处应注明刊载的报刊名称及期数;如果文献是一本书的某一章节,则注明书名、第几章(或第几页)及出版单位、出版时间和版本。3.课题研究相关论文的要求

\r\n

1)内容要求论文内容与“个人课题”所研究的问题密切相关

\r\n

2)体裁要求(任选一)

\r\n

教育学术论文(如实验型教育学术论文、观察型教育学术论文等)

\r\n

②教育案例

\r\n

③教育叙事

\r\n

3)写作要求

\r\n

①文章具有科学性、思想性、创新性和实用性,立意高远新颖,贴近日常教育教学工作。

\r\n

②文章语言准确、简明、通顺,条理清楚,层次分明。论点鲜明,论据真实充分,研究方法准确可靠,推理严密、分析全面,结论正确并已经过教育实践的检验。

\r\n

③文章不超过6000字。如与课题研究有关的文章不止一篇,请选取质量最佳的一篇参评。

\r\n

4.相关研究附件侧重表明如何开展研究,得到研究结果所采用的方法与工具。主要指研究方案、研究工具(问卷、测试题等)、原始数据、数据统计方法、实验观察记录等各种原始材料。具体包括备课笔记、工作手册、研究记录、教后感、阶段性的研究报告、学生作品、测试卷、调查问卷、统计过的数据、图表、照片等。(对于试卷或学生作品等数量较多的材料,请附上一份样卷或有代表性的资料,数量小于10份。)所有附件要分类整理,装订成册。

\r\n

三、提交结题材料时间

\r\n

1.请各主持人于101——18日网上提交结题材料(10180点提交入口关闭),并在1024前,将所有结题材料报校教科室。

\r\n

2.请各校教科室留存课题立项书复印件一式一份;核查并留存课题研究主要成果的佐证材料复印件一套。并在1025前将其余结题材料报区县教科室。

\r\n

3.请各区县教科室、市各直属学校于112前,向市教科所送交“不含姓名、学校、区县等信息”的纸质“结题材料”。《结题申请表》由各区县教科所(室)留存,市各直属学校教科室需将表格上交给市教科所。(《结题申请表》可从网上下载,《结题材料封面》网上提交后自动生成,打印即可。)

\r\n

4.逾期不申报结题将视为放弃结题。

\r\n

四、结题评审时间

\r\n

市教科所、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将委托“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学术委员会”进行市级第五期“个人课题”结题评审,并于20111231网上公布结果。

\r\n

五、其他事项

\r\n

1.此次评审为匿名评审,所有结题材料上均不能出现个人姓名、单位等信息。如违反此项规定,后果由主持人自负。

\r\n

2.如发现提供虚假材料或存在抄袭现象,一经查实,取消结题资格,并将在网上通报;两年内不得申报课题研究。未尽事宜请与市教科所教师科研管理中心联系,或到南京市教科所网站查询。

\r\n

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r\n

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

\r\n

2011929

\r\n

\r\n

\r\n

\r\n

\r\n

\r\n

\r\n

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第五期“个人课题”结题申请表

\r\n

\r\n

\r\n

\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r\n
\r\n

课题名称

\r\n

\r\n

立项编号

\r\n

\r\n

类别(中文表述)

\r\n

\r\n

主持人

\r\n

\r\n

联系电话

\r\n

\r\n

所在学校

\r\n

\r\n

电子邮件

\r\n

\r\n

\r\n

\r\n


打印】【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