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适性课堂>>阅览文章

学习力生长,共小课堂新方式——“学习力”研究专题学习讲话稿

 
学习力生长,共小课堂新方式
——“学习力”研究专题学习讲话稿
围绕“学习力生长”这一话题,讨论的三个问题:
一、 为什么要研究学习力?
二、 什么是学习力?
三、 怎么做才能扎实开展研究?
第一个话题:为什么要研究学习力?
1.基于当前问题的研究
当今,学生学习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热爱学习的学生有几个?坚持学习的学生有几个?会学习的学生有几个?大部分学生的学习,都是在被动的完成这个年龄段应该完成的任务,难得有几个学习好的,也是家长逼出来的。《小别离》我看了两集,其中第二集讲述的女儿一次考试没考好,于是妈妈就用魔鬼式训练,结果孩子吃饭都睡着了。撇开教育国情不谈,学生的学习力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再比如,为什么智力水平相当的同学在同一个班级环境中,接受同一位教师教,上同样的课程,做同样的作业,学习成绩却相去甚远?这些学生的学习力是否出现了差异?
2.基于教改主流的研究
今年3月份,南京市教育局在鼓楼召开全市小学教学工作会议,公布了南京市2016——2020年小学教学改革行动计划,主题就是“促进学习力生长”,吴晓茅局长以“促进学习力生长,加快小学教学质量新发展”为题作重要讲话。这是什么信号?南京市正在以行政的力量推动“学习力生长”这个项目。这不同于曾经的科研领域的小打小闹,必将影响着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堂、我们的师生。我们就是在乘着这样的东风,追寻我们的教育美好的边界。
3.基于学校发展的研究
学校要发展,必当有自己的教育哲学与教育追求。一味追求质量,这不是一所健康成长的学校;致质量于不顾,这不是一所百姓向往的学校。我们专注于“学习力”生长的而研究,是在追求质量的同时,也探寻一种绿色的课堂教学新方式。它是充满人文关怀的、充满生命成长的,充满理想与追求的。说到底,造福的是学生,让走出共小的学生爱学习、常学习、会学习;造福的是老师,老师通过自己的研究,付出了努力,品尝职业的幸福。学生发展了,老师发展了,学校也就发展了。
第二个话题:什么是学习力?
1. 学习力的沿革
1)国外研究:“学习力”一词最早出自于1965年美国人弗瑞斯特写的一篇文章。他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非常具体地构想出未来企业的思想组织形态,由从属关系转向工作伙伴关系,不断学习、不断重新调整结构关系。
90年代中期,学习力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应运而生的一项前沿的管理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的重视和应用。
2)国内研究:我国自2002年以后,学习力已成为一大热点话题,每年都有文献专门论述和研究学习力。对于学习力的概念,国内研究者从构成要素,从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角度,从操作性角度,从个体角度等不同维度进行解释;对于学习力构成要素,国内研究者的论述主要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五要素说、六要素说、八要素说、四阶段十要素说、十一要素说;对于学习力现状,国内研究者认为中小学生学习力整体水平一般,但尚有很大开发空间,具体特点是:(1)学习力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发展水平具有阶段性;(2)学习力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学习力性别显著差异。同时,国内研究者还提出了中小学生学习力影响因素,提高学习力的原则,培养学生学习力的模式、策略、路径,以及学习力的评估方法。
3)南京地区研究:教育学博士谷力申报南京市“十一五”重大招标课题《提升南京市中小学生学习力的案例研究》,就已开始对南京地区中小学生的学习力开展了深入研究。2008年1月,南京市“中学生学习力提升冬令营”,开始了对中学生学习力差异影响因素的比较探索研究。南京市教科所姚慧主任对本次活动,撰写《初一学生学习力特征例举及影响因素分析》发表在《上海教育科研》2009年第二期。2016年3月,南京市教育局召开全市小学教学工作会议,提出以“促进学习力生长”为全市小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攻坚目标。从教育行政视角明确特出这一命题,就使得“促进学习力生长”不再停留于理念的引领,更要厘清它的方法论体系,着力于建构一个系统的实践框架,通过“市-区-校”三级联动,“课程-教学-教师”整体优化,真正实现学生“学习力生长”。
2. 学习力的内涵
儿童的学习力,是基于儿童学习的规律和心理特点,对儿童理想学习状态的一种描述;是基于教学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对儿童理想学习方式的一种建构;是基于未来社会人才的需求,对儿童理想学习素养的一种界定。
其内涵是指,儿童在学习活动中,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完成学习任务、合理把握节奏、客观评价效能的内在素养。
3. 学习力的要素
这种内在素养使儿童的学习活动呈现向上、积极、主动的状态(学习动力),并持之以恒地影响、完善儿童的学习品质(学习毅力),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获得自然、持续生长的内在力量(学习能力)。学习力是一个综合体,“学习力生长”是指学习动力、毅力、能力是相互关联、协调,整体发展、整体展现。
4. 可能对我们的教学评价产生哪些影响?
南京市教育局在20081月举办过首届中学生学习力提升冬令营。冬令营选择了智力水平相似的32名学生,以在校成绩为参考分为学优和学困两个班。
第三个话题:怎么做才能扎实开展研究?
每月一件实事:
8月份:制定课题方案初稿
9月份:学习力专题学习
10月份:申报规划课题
11月份:拟定课堂评价表
12月份:“学习力”生长课堂教学研讨
1月份:撰写并上交阶段性研究论文,学校与《江西教育》签约,组稿发表。欢迎教师到时能递交有质量的字数适宜的文章,学校将免费为大家刊登。

打印】【关闭